我也想出现在这里
首页 > 资讯大全 > 留学资讯

如果融入美国生活

时间:2022-05-19 10:04:06 栏目:留学资讯
【导读】:网站目录大全(https://www.dir20.com/)在线提供,留学资讯「如果融入美国生活」,供留学资讯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dir20.com/news/16480.html

2018年开学日

2022er

的理想大学生活

此刻想象自己抵达梦校了,你穿着崭新的衣服,带着好的心情,激动的开始了第一天的大学生活。

可能幻想左边有金发碧眼的小哥哥、右边有美丽动人的小姐姐,你和他们勾肩搭背,左撩右挑。课后在各类社团里如鱼得水、呼朋引伴。不亦乐乎。



融入美国生活?

成为校园里的红人?

我看你还是得先开始来

真正了解美国文化吧!

根据采访,许多国际生在融入带来的困难面前选择停留在舒适区和与自己有着相同背景的国际生待在一起。报导中的受访者说:“和美国人在一起聊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傻瓜,他们哈哈大笑时,我只能强颜欢笑,永远 get 不到那个梗。” 

 

参加活动 发展共同爱好

YuQi:我觉得很有趣的一点是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会有至少一个坚持下来的爱好,并在学校里发展这个爱好。像网球、舞蹈、足球……都是他们坚持了很多年的东西。如果是在高中阶段,一定要多多参加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因为这方面在美国实在太重要了。你其实不一定非要有天赋,就把它当锻炼身体和融入他们的一个途径。当你们变成一个团队(team)的时候,往往更容易交朋友。


Yina:很多兄弟会姐妹会都是根据兴趣爱好来招人的。我参加了一个对医学感兴趣学生的姐妹会(pre-med),所以因为共同的兴趣大家关系都很好。我也会为了认识更多朋友去参加一些 party,了解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每个人的外号和特点,谁和谁最近又发生了什么。

主动出击 别怕尴尬

Carl_沈心成:一定要自己去找美国人聊天。如果你不主动,大多数时候也没有人会特意来找你说话。我开始以为我是国际生,所以他们会很想主动了解我的背景,但是他们对国际生或者移民已经司空见惯了,不会主动来了解你,甚至有时候我还会有被无视的感觉。所以一定要主动出击,而且要结交一些美国朋友。不光是从社交的角度考虑,既然来到了美国,肯定要尝试了解美国的人,如果只是待在中国人身边,岂不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戏精一点 做真实的自己

Jane:刚刚来的时候会感觉跟那些白人同学有天然的隔阂,一跟他们私下说话就不知所措,大脑一片空白,手心冒汗,会很怕自己说错话,完全不放松。那个时候有一种心理暗示,总是觉得自己和他们不一样,担心他们会不喜欢我,会刻意地表现得很友好但其实心里面很尴尬。这个时候他们也可能会觉得我这个人表现的总是很紧张,很奇怪。现在想想其实也挺有意思的,这种经历让我走出舒适区,给了我跟外表背景完全不接近的人打交道的能力。我感觉现在我在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有语言基础都能成功地跟当地人建立一些联系。而且这种厚着脸皮去跟别人打交道的经历也让我体会到外国人其实不是那么神秘的生物,跟他们的接触也可以很自然很欢乐,只要心理障碍和语言关过了就好


所以我觉得,最好背一些俚语,听他们喜欢的音乐,增加共同语言,就不会太尴尬。还有就是要戏精一些,表情生动一些,把自己真正的想法展示出来,别老是很拘谨小心。我看到很多我们学校的中国人在美国学生面前总是不太有自信,说话很紧张,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他们是不会吃了你的。

走出舒适区 但别强求结果

Jessica:因为我的同学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一个学校的发小,而且我最开始的时候一个人也不认识,所以像课堂讨论自由组合小组的时候,我总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我是很怕落单的一个人,开始很不习惯这种不能呼朋引伴的课堂。过了几天之后我尝试着主动去找人,加入他们,他们绝大多数也都欣然同意了。只是在很多小组聊天的时候我经常被忽视,就算是有时候插进去的话也会被当作没听见,小组成员讨论的八卦我也都完全听不懂。我开始认为可能是大家都不喜欢我,但后来跟每个人相处下来才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挺友好的,只是因为我是个跟他们毫无共同背景的外国人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所以才会在聊天的时候显得我被冷落。我现在也挺理解他们的,谁会去费尽口舌地跟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外国人成为知心朋友呢?有时候融入不了不是因为别人不喜欢你,而是因为自己真的不属于那里。


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一定要走出舒适区,尽管你可能像我一样不擅长社交,但就把走出舒适区当成对自己的锻炼。但也要做好就算努力了,也无法融入的准备,毕竟人和人的性格还是有差异的。

有意创造 社交机会


匿名:我觉得吧,我体验到的所谓文化冲击其实也没有我之前想像得那么大。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可能也就是美国学生更加主动、勇于表达,对待生活中小问题的态度也严肃一些。像是饭馆里付小费、上课模式、食堂宿舍等等习惯上的不同其实很容易就适应了,比较难的应该是人与人的社交问题。所以为了社交,有时候要刻意的去营造出很多场合,比如你可以主动邀请下节课一起的同学跟你一起走过去上课,每次社团活动后问问大家有没有想去一起吃饭的。事在人为,跟美国人的社交更需要你刻意的创造机会。


把微笑挂在嘴边 准备迎接文化冲击

匿名:刚到美国的时候发现,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会主动跟你打招呼。渐渐地觉得见到人微笑是一种习惯,心情也会悄然变好。所以给说过话的同学一个灿烂的微笑其实会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可以打破他们对亚裔害羞内敛的印象。还有一点就是要准备好迎接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要有心理准备。其实开学的时候感受到的文化冲击是偏的,比如他们会很积极的参加课外活动,主张自由民主,不畏惧权威。但现在负面的也很多,比如醉酒、大麻上瘾什么的。我们学校有个 rites of spring 的活动,相当于一个饶舌音乐会(Rap Concert )的感觉。我当时正在在那里打工,看到一些人是吸完大麻神智不清的状态。之前也有凌晨在卫生间看到有人抱着马桶边哭边吐的。


不要太顾虑 自己的种族

邹斯璇:我觉着很多时候一些文化或者种族之间的隔阂是容易自己给自己树立起来的社交的时候要大胆,不要想太多。遇到很明显的种族歧视一定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平时社交不用觉得自己是亚裔就会被歧视。其实社交更看重性格和共同话题。


除了各类融入交友方面的建议

这里是对美国生活上的一些吐槽

邹斯璇:就医方面真的是要吐槽。我和我舍友都有过急诊(ER)的悲惨经历。一般去急诊(ER)就要六个小时起步的排队时间,而且不是先到先看,会根据病情的严重性打乱顺序。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当自己也很难受很着急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丝绝望。

怪盗キッド:我觉得这边的 party 蛮有趣的,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觉得中美的学生没有差很多, 爱 party 的都 party,爱学习的都学习。不过,很多美国人都敢当众问很蠢的问题,而中国人更偏好微信上私底下犯蠢。还有小费是个特别尴尬的事情!很多餐馆本来就已经很贵了,还要留特别特别多的小费,每次吃完饭就特心疼,有的时候留的少一点,下次去又尴尬。


文化,掰开来讲的话,是一种成为习惯精神价值生活方式。而一个文化的形成来源于它的地理,发展于它的历史,形成于它的语言,受限于它的集体人格。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来源:https://www.dir20.com/news/16480.html